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什么意思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句充满诗意与哲理的表述,源自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这句话不仅是词中侍女与主人之间的对话片段,更是整首词作的灵魂与点睛之笔。
在词句中,我们深入了每一个字词的丰富内涵。“知否知否”的重复短问,模拟了对话中的急切语气,展现了词人对春光的关切与追问。而“绿肥红瘦”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和颜色的借代,以“肥”“瘦”的对比,生动刻画出暮春时节花叶生长凋零的景象。这四个字凝聚了词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感知,以及对春光易逝的深深惋惜。
谈及全词的背景与深意,我们不得不提到《如梦令》的整体结构。上阕通过“雨疏风骤”与“残酒”的场景铺垫,引出了词人惜春的愁绪。而当侍女麻木地回应“海棠依旧”时,词人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来揭示真相。这里不仅仅是对花的凋谢、春的流逝的哀叹,更隐喻了人生无常、美好事物易逝的深刻哲理。这句话也暗含了李清照对自身青春和命运的隐忧。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首词以主仆问答的形式展开,增强了戏剧性和真实感。而“绿肥红瘦”四个字,更是将风雨摧花、春色阑珊的景象浓缩为视觉化的意象对比,展现了词人的高超艺术才华。此词的自然景象描写与内心情感的流露融为一体,体现了婉约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
对于后世而言,这句话被誉为“人工天巧”之笔,成为李清照词作中流传最广的经典名句之一。明代的沈际飞在《草堂诗余正集》中对其赞不绝口,称其用字精妙、意蕴深长。这不仅是因为词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更是因为其中蕴含的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思考。
这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表述,以其生动、深刻的内容,成为了宋词中的瑰宝。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揭示。在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对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无常的敏锐洞察,以及她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深深惋惜。这种情感与哲理的融合,使得这句话成为了永恒的经典,被后人传颂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