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在台岛以东等海空域实兵演练
近期,解放军在台岛周边海空域进行了一系列高强度的实战化演练,展现了多军兵种联合作战能力的显著提升。以下是关于此次演练的详细报道:
一、演练概况
此次演练的特点在于其全面和深入的方式。形成台岛北部、西南、东南方向的立体封控态势,突破了传统的“海峡中线”概念。例如,PHL-191远程火箭炮的精确打击能力,可在300公里外的目标实现误差不超过1米的打击。
智能作战的概念在此次演练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无侦-7无人机全天候监控动态,与“遥感-41”卫星协同,实现了战场态势的实时感知和决策。这种智能化的作战方式大大提高了作战效率和准确性。
东部战区部队的战备状态也实现了快速升级。从节日值守到随时待命,官兵们不仅配备了先进的装备,如台岛方言手册和战术平板,还展现出了高度的职业素养和应对能力。
二、动态演习细节
在5月24日的“联合利剑-2024A”演习中,火箭军实施了多波次模拟火力打击,山东舰航母编队与歼-35战机协同作战,形成了强大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而在5月17日的演练中,部队首次穿越巴士海峡抵近台岛东南海域,被岛内学者解读为战术上的重大突破。
三、战术体系
在此次演练中,解放军展示了多种战术体系。电磁压制方面,歼-16D电子战机能使敌方雷达失效长达42分钟。攻击-11隐身无人机与022导弹艇协同进行突防,展示了强大的协同作战能力。而在立体登陆方面,075型两栖攻击舰能够在短短30分钟内投送两个合成营,展现了强大的机动和投放能力。
当前,演练已经从单纯的威慑展示转向实战准备。据兵推显示,其指挥体系在首波打击中的存活率不足30%。解放军通过常态化的“围岛套餐”演习,持续强化了对关键要道的控制和夺控能力,充分展示了其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