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皮筋卖出上百元螃蟹价
梭子蟹捆绑皮筋现象引发关注:福州与厦门农贸市场的背后故事
一、现象呈现
近期,福州与厦门的农贸市场上,梭子蟹的捆绑销售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许多梭子蟹被厚重的皮筋捆绑,这些皮筋的大小有时甚至与螃蟹本身的重量不相上下。这种异常的捆绑现象已经悄然成为了市场上的常态。皮筋按照螃蟹的售价(高达约110元/斤)进行计价,使得螃蟹的实际价格变相上涨三倍以上。
面对消费者的疑惑,部分商家回应称这是“进货时就已经绑好的皮筋”,然而实际上存在二次捆绑行为,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这种现象在旅游区的海鲜市场和节假日前夕尤为突出。
二、监管行动
面对市场的这种不正当行为,福州市场监管局迅速行动,突击检查海鲜市场,要求商家明确标示皮筋的重量。厦门方面也在八市等重点市场开展不定期抽查,现场执法人员直接“给螃蟹松绑”,揭示真实重量。对于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商户,已经进行立案调查。
三、行业争议焦点解读
商家辩解称绑皮筋后的单价看起来更为“美观”,且实际的总价与未绑皮筋的螃蟹相差无几。消费者对此表示质疑,认为这种行为与缺斤短两无异,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法律专家指出,超重皮筋已经涉嫌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四、公众呼声与消费建议
目前,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不少网友呼吁建立螃蟹“裸称”销售标准,还原商品的真实面貌。作为消费者,在购买梭子蟹时,建议主动询问皮筋的比例和重量,以保障自身权益不受侵害。特别是在旅游区海鲜市场和节假日期间,更需提高警惕,避免被不明朗的价格陷阱所困扰。
希望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能够让消费者的餐桌更加透明,让市场行为更加规范,最终维护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