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存在16项违法事实
滴滴违法收集用户信息的行为被严厉惩处
在数字化时代,信息安全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滴滴作为一家知名的出行服务平台,却因违法行为情节严重而面临巨额罚款和公众谴责。究竟发生了什么?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些令人震惊的数字背后的事实。
关于违法收集信息的问题。滴滴未经用户明确同意,擅自收集了高达一千一百九十六万条手机相册截图信息。更令人不安的是,在未告知乘客的情况下,滴滴还分析了乘客的出行意图信息五十三亿多条以及常驻城市信息超过十五亿条。如此大规模的信息收集无疑严重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
在过度收集信息方面,滴滴收集了数十亿条用户剪切板和应用列表数据。还收集了超过一亿条乘客人脸识别信息、一千六百多万条职业信息以及一亿多条家庭或公司地址信息。更令人震惊的是,滴滴记录了超过一亿条乘客的精准位置(经纬度)数据。这些数据的收集无疑超出了合理范围,严重侵犯了用户的个人信息权益。
在司机信息处理方面,滴滴也存在违规行为。过度收集司机学历信息超过十四万条,并以明文形式存储司机身份证号超过五千万条。这种处理方式不仅侵犯了司机的个人信息权益,还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安全问题。
滴滴在顺风车服务中还频繁索取无关的“电话权限”,涉嫌权限滥用。这种滥用权限的行为不仅令用户感到不安,还可能对国家信息安全构成威胁。
滴滴在处理个人信息时缺乏透明度和安全性。未能清晰说明十九项个人信息处理的目的,引发了公众对其处理个人信息的不信任感。这些违法行为导致滴滴被处以八十多亿元的天价罚款,公司负责人程维和柳青也分别被罚款一百万元。这一事件再次提醒企业,在收集和使用用户信息时,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用户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益。也提醒公众要增强信息安全意识,谨慎授权应用程序获取个人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