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最近阳的人多了?专家回应
疫情现状及其影响
近期,新冠病毒在我国呈现活跃态势。根据监测数据,自本月初以来,全国的门急诊新冠阳性率有所上升,从原本的7.5%上升至目前的16.2%。更令人关注的是,住院病例中的阳性率也从3.3%跃升至6.3%,新冠病毒的检出率已经超越了流感等其他病原体的检测率。
在这波疫情中,上海的疫情发展尤为引人注目。虽然上海本轮疫情的峰值较高,但与预计的2024年夏季高峰相比,仍显得相对可控。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的病例大多以轻症和无症状为主,尚未有危重症及死亡报告。尽管南方省份(包括上海)的阳性率略高于北方,但部分早期上升地区的增幅已经开始逐渐放缓。
疫情的背后,流行毒株的作用不可忽视。当前,奥密克戎XDV系列变异株是主要的流行毒株,它具有极强的免疫逃逸能力。感染此毒株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乏力等。值得注意的是,感染此病毒后的症状差异显著,有人仅表现为轻微的咽痛,而有人则可能出现持续高烧。这种差异可能与个体的免疫记忆以及病毒的变异有关。
面对这样的疫情现状,我们需要特别关注三类高危人群: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严重基础疾病的人群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专家建议,符合条件的群体应尽快接种含有XBB变异株抗原成分的疫苗,尤其是那些距离上次感染或接种时间已经超过3-6个月的人员。
从专家的研判来看,上海目前的疫情处于“低位零星散发”的状态,医疗资源并未出现紧张。病毒传播呈现出一种“缓慢渗透”的特点,部分人群面临二次或三次感染的风险。但总的来看,病毒的致病力并没有显著增强。
面对疫情,我们仍需要保持警惕。市民应继续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防护措施,高风险人群更应时刻关注自身健康,及时接种疫苗,共同构筑防疫的坚固屏障。希望我们齐心协力,共同抵御病毒的侵袭,守护我们的健康与安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