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基本国情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稳固地位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情已经深入人心,且将长期不变。即便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前列,人均GDP却仍停留在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依然显著,资源环境压力与民众对更高生活品质的渴望并存。这一阶段的现实状况,是我们制定一切政策和发展战略的根本出发点。
二、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与发展诉求
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一转变提示我们,在保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还需在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加大投入,解决结构性问题。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成为满足人民需求的关键。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路径
1. 政治本色:我们坚持中国的领导,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有着根本区别。
2. 治理创新:我们倡导多元主体协同的“大治理观”,通过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3. 制度优势: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基,结合民族区域自治与基层群众自治等基本政治制度,构建独特的治理框架。
四、国际地位的双面性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居前列。我们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国际影响力与承担的国际责任同步增长。我们在全球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不忘发展中国家的初心和使命。
五、民族关系的和谐画卷
我们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原则,通过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各民族的共同繁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核心。在这一国情特征下,各民族和睦共生,共同绘制出美丽的中华民族画卷。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不变,要求我们深刻理解并把握这一基本国情。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路径、国际地位的双面性以及民族关系的和谐画卷,共同构成了我们制定发展战略的根本依据。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这些原则,推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