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我水域者,虽远必查!
近日,空巡固定翼飞机在长江口绿华山锚地巡视期间,连续两次发现外籍船舶涉嫌非法排污,吴淞海事局接报后立即采取行动,指派港口国监督检查员乘车、船近五小时到绿华山水域深入开展港口国监督检查,并依法对两艘船舶进行滞留。
4月16日,上海海事局空巡大队固定翼飞机在绿华山锚地盘旋巡视期间,发现“S R”轮正在向舷外排水,排水颜色呈灰白色,在船尾附近发现有疑似油污的明显彩色反光带。
4月19日,吴淞海事局黄建伟局长牵头召开业务讨论会,要求全局严肃认真对待此次涉嫌违法排污行为,深入开展调查,指派人员尽快查明排放油污的来源及原因,并对此次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保护辖区水域环境。
4月21日,吴淞海事局两名港口国监督检查官对“S R”轮开展港口国监督检查,发现排放油污来自压载管系,并在左舷2号压载舱发现压载水中混有油类物质,为进一步查明油类物质的来源及原因,港口国监督检查官对含有压载水进行了取样送检,并对“S R”轮依法滞留。
4月27日,距离上次非法排污案仅仅过去11天,空巡大队固定翼飞机在绿华山锚地巡视期间,发现一艘涉嫌违法排污的外轮“S H”轮,该轮甲板上堆有十余堆疑似清舱作业垃圾,主甲板上疑似正在清洗甲板作业,四周多处甲板落水口向外排水。
5月1日,吴淞海事局两名港口国监督检查官放弃休息,前往距离上海较远的绿华山水域,对该船开展港口国监督检查。检查中,港口国监督检查官发现该船在港口水域进行货油舱清舱作业未报告,且未按有关规定提前召开评估会,在清舱过程中未落实防污染措施,致使船壳、甲板上均沾有油污,含油污水通过甲板泄水孔排放入海,在进一步检查中,发现泵仓间三通阀后舷外排放管系中有大量油污,港口国监督检查官随即对“S H”轮进行滞留。
5月5日,两名港口国监督检查官接受了“S H”轮船方代表的业务咨询,明确“S H”轮的违法事由,强调要尽快做好对船壳、甲板、排放管的清洗工作,避免对水域造成进一步污染。
经调查,上述两艘违法排污外轮属于同一船旗国,上海海事局高度重视,在向该船旗国发送船舶滞留通知邮件时,强调近期该船旗国已有两艘船舶由于在中国造成水域污染被滞留,希望船旗国采取相关措施避免此类事故发生。半小时后,上海海事局收到了船旗国的回复邮件,邮件中对两次违法排污事件表达了歉意,并表示一旦调查结束,将会立即采取相关措施。
“保障航行安全,保护海洋环境”是海事部门肩负的责任和坚守的使命,连续两艘外轮在偏远的绿华山水域排放含油污水,不仅危害了我国的水域环境,更对我国的海事监管带来挑战,在这两次违法行为的发现及处置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上海港是国际航运中心,不是低标准船的避风港”,形成了对环境污染的严厉打击态势。
接下来,吴淞海事局将在上级的领导下,继续发挥互联互通、动静结合的联动优势,强化对该类船舶的管理,着力提升执法效能,持续释放监管效应;通过严格的监管,引起航运公司高度重视,督促其进一步加强船员和船舶管理,让辖区水更清、天更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