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大学扩招弊端 毕业生埋怨被“大材小用”
【环球网综合湖南出国工作网报道】据英国《每日邮报》及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英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远超过社会工作岗位的需求。这一现状导致数千名毕业生无法找到与其专业对口的工作,被迫从事低技能的工作,造成了严重的人才浪费。
在调查的24个国家中,英国的工人专业与工作不匹配程度排名第五。专家指出,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1999年工党提出的提高大升学率至50%的主张。当时,已有批评家对此表示担忧,现在看来,这一政策的影响远大于预期。
英国特许人事和发展协会的公共政策负责人本•威尔莫特称这项政策为“错误的”,并表示在经合组织的34个国家中,大学毕业生工作与专业不对口的现象非常普遍,英国的情况尤为严重。威尔莫特强调,“目前的重点是确保大学及学徒制向更高水准转型,这样人们才能做出更有意义的选择。”
调查显示,学位证书对于求职者而言,已逐渐成为获得面试机会的辅助工具,而非获得工作的凭证。这种现象导致了低雇佣率及低员工职业满意度。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被迫接受低于其学历水平的职位,而一些职位则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种情况在经济萧条时期就已开始,到2012年更为严重。
以剑桥大学现代语言学学士、伯明翰大学国际关系学硕士的格温妮丝•琼斯为例,她投出了大量简历,但仅得到一份免费实习生的工作机会。目前,她在一家餐厅工作以维持生计。琼斯在东伦敦租住一间“格子房”,为了省钱每天步行一个小时去工作。她在“只花不赚”的调查实习生和餐馆工作之间疲于奔命,生活十分艰辛。
英国商业、创新和技能部表示,尽管存在这些问题,但大学毕业生在工作中仍能获得比高中毕业生更高的工资。新的雇主主导的学徒制也能帮助年轻人找到他们所需的技能。这并不能完全解决人才浪费的问题。为了充分利用英国的人才资源,需要从根本上对教育体系进行反思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人才的合理配置和利用,让每个人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领域发挥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