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已不再欢迎移民
在1985年那个历史性的时刻,欧洲经济共同体五国共同签署了《申根协定》,正式开启了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新篇章。这一举动宣告了共同边界的消失,使得欧洲大陆上的国家间流动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和自由。这一协定的签署象征着欧洲各国希望以一个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一个拥有共同声音、致力于人权、自由和民主的新欧洲。
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欧洲国家加入了《申根协定》,这一协议逐渐成为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核心支柱之一。人员自由流动成为了现实,边境地区的排长队、出示护照和海关检查成为了过去式。人们可以自由地从一个国家前往另一个国家,例如从墨西哥进入西班牙后,便可以享受在整个申根地区的自由活动。
历史总是充满了曲折与变迁。今年九月,欧盟27国将聚集一堂,共同商讨对《申根协定》的修改。曾经被视为优势的人员自由流动,如今在移民大量涌入、特别是北非动荡的背景下,却成为了一个争议的话题。各国纷纷寻求在暂时恢复边境控制上的共识,对《申根协定》的修改被看作是比彻底废除更好的选择。
律师弗朗西斯科·穆罗·德伊斯卡尔强调,《申根协定》是建设真正统一欧洲的最重要协定之一。如今打破这一协定,体现了欧洲各国面临危机时的自私和短视。他批评道,关闭边境不仅仅是道义或道德的问题,更是在对北非和阿拉伯国家的民主革命支持上显得自相矛盾。
法国和意大利作为北非移民潮的主要“受害者”,对此问题采取了强硬的立场。来自突尼斯和利比亚的经济移民和难民在几个月内大量涌入意大利,他们利用《申根协定》的便利条件从意大利前往法国。这引发了恐怖主义的担忧。从美国的9 11恐怖袭击到发生在欧洲的几起恐怖,同样享受了自由流动的便利。挪威最近的爆炸枪击案更是加剧了欧洲国家的担忧。丹麦已经无视《申根协定》,在与德国和瑞典的边界恢复了边境控制。其他国家也纷纷表示赞同这一做法,对移民的排斥情绪日益强烈。这种情绪促使人们投票支持反对移民的政党,这些政党主张捍卫民族认同感,并采取暴力和仇恨行为对待作为少数族群的移民。
除了安全担忧外,经济危机和失业率居高不下也让欧洲国家开始对移民设置更多障碍。他们鼓励移民返回原籍国,加强对移民劳动者的不利措施,并采取保护本地劳动力市场的措施。欧洲各国计划建立一个边境警卫系统来应对这一问题。对于那些逃离自己国家寻求更好未来的人们来说,旧大陆的同情已经不再那么浓厚了。他们必须寻找新的目的地因为移民已经不再那么受欢迎了。与此出国之窗始终关注并提供的资讯和动态给每一个渴望了解世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