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辟蹊径,中国学生赴美读“大专”?
昔日,唯有中国的顶尖学子或富贵家庭的子女方能跻身美国哈佛、耶鲁等一流高等学府。但现在,这种局面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面对中国高考的巨大压力,越来越多的非顶尖学子以及来自工薪家庭的子女开始寻求新的途径。他们选择进入美国的社区大学,这些大学虽然排名靠后,但提供了一个进入一流综合性大学的桥梁。
数据揭示,目前在美国攻读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已超过12.4万名,其中超过1.62万人在社区大学就读,占比约13%。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近2万名中国学生就读于当地的高等院校,其中近半数就在社区大学。例如圣莫尼卡社区大学,中国学生人数在短短6年内就从大约200人激增至1000多人。
美国社区大学的定位主要是招收学习成绩较为普通的学生。虽然学费较综合性大学低,但这些学校提供两年制的初级高等教育,类似于中国的某些教育阶段。这些社区大学是美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完成两年的学业后,可以凭借所积累的学分转入美国一流的综合性大学完成最后两年的学习,最终获得与在综合性大学就读相同的文凭。
迈克尔·万,一家美国教育咨询公司的总裁观察到:“过去只有顶尖的中国学生才能赴美留学,如今任何人只要愿意支付学费,就有机会来美国学习。”这一现象尤其体现在中国工薪家庭的孩子身上。埃米·严,美国帕萨迪纳城国际学生中心的副主任表示:“关于中国留学生都是来自富裕家庭的偏见其实并不准确。”
不少人预测,中国赴美就读社区大学的学生人数将持续增长。美国国际教育学会的高级顾问佩姬·布卢门撒尔表示:“过去,中国学生只想到美国顶尖的学府读书;现在,无论是哪个层次、哪种类型的美国学校都有中国留学生的身影。”就像肯尼·傅这样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他的父母通过努力送他到美国补习英语并进入社区大学学习。他的目标是在完成社区大学的课程后,转入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等一流学府。
中国留学生在美国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如何融入当地生活、参加社交活动、与美国学生建立友谊是他们面临的一大难题。许多中国留学生在语言和文化差异面前感到困惑,他们往往在华人群体中寻求支持和帮助,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融入美国社会的大环境。对此,美国高校的行政官员建议他们更多地参与校园活动,以便更好地融入美国的多元文化氛围。
与此美国社区大学正面临资金紧张的问题。例如,加利福尼亚州的几所社区大学自金融危机以来收入损失近十亿美元。在此背景下,招收外国留学生成为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外国留学生不仅为这些学校带来经济上的贡献,更为其带来了多元文化的交融和全球化视野的扩展,深受美国家长与学生的欢迎。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也为美国学生提供了接触各国文化和习俗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