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与吸毒酗酒保持距离 这四要素要谨记
近年来,我国海外留学生群体呈现出爆炸式增长,仅2016年出国留学人员总数就已突破54万大关。在这一背景下,访问学者章莹颖被绑架引发了全社会对留学生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全球华语广播网》为此推出了特别策划节目《在他乡,要平安》,深入留学生在异国他乡可能面临的各种安全风险。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第二集:《留学生如何与、酗酒等高风险保持距离?》。一则名为《留学生吸食笑气坐上轮椅》的新闻在湖南出国工作网引起轩然大波。一位中国留美女学生,因偶然机会吸食笑气而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最终只能中断学业,坐在轮椅上回国。
对于远离父母、缺乏陪伴的留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会因为好奇或者误区而接触到所谓的“软”。在加拿大就读本科、现在英国读硕士的刘超霞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她在加拿大亲眼目睹了一些小留学生们吸食的现象。尽管在加拿大有一定的合法地位,但刘超霞强调,吸食无论大小,都会对个人健康产生严重危害。
除了,酒精也是留学生面临的一大隐患。2014年,一位北京女孩因饮酒过量不幸猝死。刘超霞指出,在欧美校园,酒精的传播比更为普遍,有时甚至成为社交需求的一部分。酒精引发的安全隐患也时常发生在留学生身边。她回忆起一次经历,她和朋友们遇到一群喝醉的足球流氓,结果被抢了包,甚至发生了打斗。
面对和酒精对欧美校园文化的侵蚀,留学生常常面临两难选择:融入当地文化还是保持原则?教育部教育涉外监管专家王学军提醒广大留学生,对于,最重要的是要主动远离,同时也要注意“安全四要素”——在安全的时间、地点,和可靠的人做安全的事情。
王学军强调,海外留学生在融入当地文化生活时,要特别警惕“零点到两点之间”这一全球警方公认的最危险时间段,夜间一个人不要外出。要避开犯罪率高的地区,参加聚会时不要单独行动,一定要和信任的朋友结伴。达到喝酒年龄后,要注意不要酗酒,同时要防备被下药。
《在他乡,要平安》这一节目为留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安全建议。留学生在异国他乡求学时,不仅要努力学习知识,还要学会保护自己,确保自身安全。只有这样,他们才能顺利完成留学任务,为未来的事业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