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未必吃香 花百万留学回国盼月入3000元
近年来,中国留学市场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走出国门,赴海外深造。教育部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了惊人的数字,而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也在持续增长。在这个庞大的留学群体中,有一部分人仿佛成为了父母“提线木偶”,他们的留学之路似乎更多地被父母所主导和安排。
在春节过后,江西姑娘胡思思回到了她就读博士研究生的韩国某高校。谈及自己的留学经历,她坦言都是父母的安排。从硕士到博士,她的留学之路似乎都是被父母所主导。对于自己的选择,她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后悔和遗憾。尽管有人质疑这样的留学是否真正有意义,但她认为这段经历让她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和见识。
与此像胡思思这样被父母安排留学的人不在少数。特别是随着留学市场的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许多高中、本科学生也被家长早早地送出国门。这些年轻人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往往并非完全自主决定,而是更多地受到父母的安排和影响。启德留学济南公司市场总监姜磊表示,留学生在出国前应该明确自己的就业计划,将回国就业的压力前置,以避免在国外遭遇就业困境。
也有一些留学生选择放弃国外的工作机会,选择回国创业。例如,英国留学回来的济南姑娘张静镜,她选择了放弃在麦昆这样的大品牌工作,选择回国创业。她坦言,在大品牌工作虽然稳定,但缺乏归属感和上升空间。于是,她选择回国创业,实现自己的梦想。如今,她的服装品牌已经在广东虎门等地开设了多家专卖店,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随着海归人数的不断增加,用人单位对海归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少用人单位给他们设定了学制、工作经验等门槛,起薪也不再那么体面。这使得一部分海归面临着就业压力和挑战。尽管如此,仍有许多海归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力获得了用人单位的认可。他们凭借海外学习的经验和技能在国内市场上展现出了独特的竞争优势。无论是选择留在国外还是回国发展每一个留学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或许充满挑战和困难但也充满了勇气和希望。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些年轻人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并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山东电力公司的2016年公开招聘中,对于境外的学子提出了明确的报名要求。他们必须是毕业于国内的全日制一本及以上院校,并且在国外的学习时间必须达到两年以上。而对于那些在国外学习未满两年的学子,他们的本科背景必须是国内的985、211工程名校。这一趋势反映出企业对留学生质量的日益关注。
一位曾经参加过海洽会的出版公司人事部的负责人透露,一些国家的硕士课程由于学制短,导致留学生的专业知识可能不够扎实。特别是对于英国的硕士毕业生,有些企业因为担忧他们的专业知识而持谨慎态度。澳加美联济南公司的负责人也证实,随着海归人数的增加,招聘时的“门槛”也随之提高。不少企业开始注重留学生的学制以及国内本科背景,这与国内硕士学位的学制有所不同,许多海归硕士的学历是“速成”的。
尽管留学花费巨大,但归国后的待遇却未必匹配。曾有媒体报道,一女学生在芬兰留学花费超过百万,回国后的月薪期待却低至一千多元。郭雯是一位在英国拿到广告学硕士的留学生,她向记者透露了自己的生活费用支出:每年的学费折合人民币约十八万元,即使在不繁华的地段租房一周也要花费二百八十元,再加上交通和书籍等费用,一年的生活费用将近六万元。归国后的郭雯面临着就业难题,原本的月薪期待也从八千降至三千。她表示希望能找到一份在广告公司的工作,虽然最初的月薪可能不高,但希望能有一个良好的晋升渠道和平台。
据一家招聘网站的调查数据显示,海外留学的年均成本在三十万至五十万人民币之间,总费用超过一百万的情况比比皆是,甚至有些人的留学花费超过三百万元。这样的高昂投资令人思考其回报的问题。对于商科和文科的留学生来说,大部分国家的奖学金设置相对较少。尽管如此,他们仍然选择留学海外,期待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和更高的薪资待遇。这是一个关于梦想、投资与未来的故事,也是关于留学生活真实写照的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