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八成海归易实现再融入 回国就业扎堆金融
近年来,随着第十届中国人员创新创业论坛的举办,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旗下中高端招聘平台智联卓聘联合发布了备受瞩目的“2015年中国海归就业与创业报告”。这份报告全面揭示了海外留学人员的国家分布、留学方向、花费趋势、收获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报告也深入挖掘了留学人员回国的原因,以及他们在就业与创业方面的选择和现状。
报告由资深专家苗绿博士发布,并得到了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和智联集团首席执行官郭盛的深入解读。王辉耀强调,海归群体拥有国际视野和丰富的创业资源,他们是中国新时期引进外资的重要桥梁,对中国未来的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了更好地吸引海归回国创业,中国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并帮助海归更好地适应国内环境。
随着留学人员的快速增长,海归面临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关于留学是否“划算”的讨论也愈发激烈。报告显示,超过65%的海归认为可以在5年内收回留学经济成本。对于海归回国能否再融入的问题,报告指出超过八成的海归都能够实现再融入,且融入的方式多种多样。
在就业方面,海归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以及中部和西部的一些城市如成都、西安、武汉等。就业领域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其中金融业是最受欢迎的就业领域。报告还显示,大部分海归在回国后都有跳槽的经历,跳槽频率以2年内为主。
在创业方面,海归的创业领域主要集中在新生物工程/新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在创业过程中,海归创业者最需要获得市场开拓、金融服务以及创业场所等方面的帮助。对于政策扶持,海归创业者希望能够解决科研资金申请限制较多、加大科研资金支持力度以及政策落实等问题。
这份报告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海归就业与创业的宝贵数据,也反映了中国在不断开放与全球化进程中,对于海外人才的态度和政策变化。海归回国不仅带来了丰富的国际经验和资源,也为中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更好地吸引和利用这些人才,中国需要持续优化政策环境,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海归自身也需要不断适应国内环境,发挥自己的优势,为中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