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如何选择自己的大学专业:兴趣还是金钱?
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专业选择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许多人发现,他们从事的职业并不符合自己的专业背景,这种感觉就像进入了一个无底洞。许多人甚至后悔当初的专业选择,甚至在读到博士学位时才意识到这并不是他们真正热爱的事业。那么,该如何选择专业呢?这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
沃顿商学院教授和经济学家Peter Cappell在其新书《Will College Pay Off?》中深入了这一问题。他指出,将高等教育视为工作培训是一个误区。对于学生来说,以未来职业为导向来选择专业,很可能无法选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专业。因为所谓的热门工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例如,石油工程师和app工程师这些曾经的热门职业,都是在新技术诞生后迅速崭露头角。这些工作收入丰厚,但未来的趋势难以预测。
人们常常认为需要拥有相应的学位才能从事特定的工作,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实际上,许多从事计算机编程工作的人并没有计算机科学学位。在硅谷,只有10%的人拥有IT相关学位。获得相关学位的优势在于可以缩短工作培训的时间,但并没有证据表明拥有相关学位就能获得相应的热门工作。人们选择这些专业往往是因为不得不如此。Peter Cappell建议避免选择过于职业化的专业,比如管理,以免限制个人发展。他认为,通识教育的学位更有用。
选专业就像谈恋爱一样,需要权衡喜欢和经济基础。过去,人们通常认为工作只是为了生存,而现在工作的目的已经转变为为世界做出贡献并维持生计。为此,我们需要自己的热爱和兴趣。为此,建议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时尝试多个专业,而不仅仅是选择一个。你需要花时间去寻找那个真正属于你的“今生挚爱”。不要被别人的选择所影响,也不要匆忙做出决定。在感兴趣的领域深入学习和。佛罗里达大学和辛辛那提大学等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尝试和不同的专业选择。
尽管许多人认为专业选择并不那么重要,工作也不一定需要与专业相匹配,但对于那些在美国大学投入数百万的人来说,所学专业必须有所值。在选择专业时,我们需要考虑它是否能为我们带来想要的生活,是否与我们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相符。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并做出明智的选择。毕竟,这是关乎我们未来的重要决策。在选择专业时,除了学术知识本身,我们还需要考虑这个专业将如何塑造我们的职业和生活方式。如果你渴望经济稳定,向往旅行和享受定期假期的生活,那么“艺术”可能不是你的最佳选择。艺术家的生活虽然充满创意和激情,但经济状况往往难以保证,而且可能需要长时间的工作,甚至一整年无休。而教师职业则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同时还有寒暑假等休假时间,让你在空闲时间追求艺术梦想。
为了更好地了解专业与职业之间的联系,我们可以借助LinkedIn的Field of Study Explorer来现实世界的职业数据。只需输入一个专业,如“经济学”,就可以获取该专业的相关数据,了解哪些公司正在招聘,哪些工作机会与你的兴趣相符。你还可以利用暑假时间申请相关领域的实习,亲身体验工作环境。
当你真正把热爱的学科变成全职工作时,你会发现这与单纯的学术学习有所不同。每周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你的专业上,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公司。也许你认为某个专业在中国很有前景,但真正投入工作后,可能会遇到一些琐碎、重复的任务,让你感到疲惫。在选专业时,一定要避免盲目跟风。热门专业可能很快就会失去热度,而认清自己的热爱和擅长才是关键。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考虑读这个专业所带来的职业和生活方式是否真正符合我们的愿望。别担心,专业并不是人生的牢笼,它无法决定你的未来。通过多尝试和,你总会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记住,无论选择什么专业,都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勇于接受新的挑战和机遇。
让我们以一位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为例。他可能会发现,虽然理论上的经济学很有趣,但真正进入职场后,大量的数据整理、报告撰写和数据分析工作可能会让他感到枯燥。这时,他可以回顾自己的初衷,思考自己真正热爱的是什么,并尝试寻找与之相关的职业机会。也许他最终会发现自己更适合从事与创意或艺术相关的职业,或者选择跨专业的发展道路。
在选专业时,除了学术知识,我们还要考虑职业和生活方式的选择。通过深入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和价值观,我们可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无论选择什么专业,都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