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留学:解读家庭补助福利政策的由来
法国是一个享有高福利的国家,然而高福利背后也承载着巨大的国家负担。社会保险连年出现赤字,无论是右派还是左派执政,都面临着弥补亏空的挑战。
针对家庭补助的亏空问题,当前委托了“家庭高级理事会”贝尔朗?弗拉戈纳尔与议会社会保险预算报告起草者吉拉尔?巴特提出节省开支的建议。他们的核心提议是设立家庭补助封顶制度,意味着收入较高的家庭将减少领取的国家补贴,一些高收入家庭可能仅能领取到25%的家庭补贴金。
这一提议在法国社会中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根据Ifops的民调数据显示,有66%的法国人支持这一提议,认为这是对高收入家庭的一种平衡措施。反对者则持不同看法,他们认为家庭补助作为鼓励生育政策的一部分,改变其性质将违背设立家庭补助的初衷。
那么,家庭补助的构想起源于何时呢?这要从二战前的法国说起。一位名叫埃米尔?罗马耐的法国工程师目睹了格勒诺布尔工厂里孩子众多的家庭生活艰辛,于是他提出了对有两个孩子以上的家庭提供经济补贴的构想。这可以说是法国家庭补助的雏形。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构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918年,一位商人埃米尔?马尔塞什看到母亲为生计而被迫从事艰苦的工作,于是说服当地老板协会为有孩子的家庭发放津贴。而在埃米尔?罗马耐的推动下,制造业雇主联合会成立了一个“家庭补贴基金”,开始筹集资金支持这一构想。
法国在社会保障方面不断迈进。二战后初期的一系列社会保障法令强调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以确保劳动者及其家庭免受社会风险的影响,并减轻其生育和家庭负担。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补贴制度逐渐扩大到所有居住在法国领土上的公民。
通俗地说,国家发放家庭补贴时并不考虑家庭收入高低,也不限制在籍身份,只要有两个孩子以上的家庭都有资格领取补贴。而当前改革报告的提交违背了这一政策初衷,引发了一些学者和协会组织的担忧。他们担心未来医疗保险也可能采取类似的收入分级制度。这一变革的走向及可能带来的影响值得我们继续关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