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移民趋势:技术移民收紧 投资移民主打
在如今的“地球村”时代,随着国门的打开,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从金融危机的阴霾中走出的中国经济,逐渐展现出复苏的态势。与此中国移民在全球范围内的吸引力愈发增强,成为各国移民官争相招揽的对象。在这一背景下,全球各地的移民政策也呈现出微妙的调整态势。
在加拿大,尽管全球经济疲软不振,但其经济移民政策却呈现出积极的一面。加拿大联邦移民部长康尼在提交移民报告时指出,计划在来年引进更多经济移民以支持经济复苏。尽管移民总额并未减少,但其重心已经转向投资移民。技术移民的职业选择范围大幅缩小,使得技术移民的难度加大。对于投资移民来说,加拿大的大门依然敞开,政策保持宽松。
澳大利亚的移民政策则呈现出另一番景象。受金融危机滞后效应的影响,澳大利亚为了保证本国居民优先就业,大幅削减技术移民配额,并提高了技术移民的门槛。与此投资移民的配额却有所增加。这一转变表明澳洲在吸引投资方面的决心。
美国的移民政策则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受金融危机影响,工作类移民的申请愈发严格,等待时间漫长。美国的投资移民政策却展现出积极的一面。美国“EB-5经济特区项目延长三年”议案的成功通过,反映出美国对投资移民的偏好。但需要注意的是,投资移民并非易事,需要投资者真正参与到一个项目中,项目的风险性也不容忽视。
而在香港,为吸引贤才而推出的“优秀人才入境计划”,虽然备受瞩目,但申请难度却相当大。尽管如此,投资定居在香港仍然是一个热门选择。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其吸引力不言而喻。这一计划不仅吸引了内地的人才,也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优秀人才前来发展。
全球各地的移民政策虽然各具特色,但大的趋势是收紧技术移民、放宽投资移民。在这一背景下,想要通过移民实现自己的梦想的人们需要更加关注各地的政策变化,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合适的选择。 结尾:不论选择哪个国家或地区定居。我们需要更加积极地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截至 2007 年底,仅有 322 人成功通过一项计划,这一数字引发了关于“优秀人才入境计划”门槛过高的争议。尽管港府在 2008 年对该计划进行了调整,放宽了对年龄、语文能力、工作经验的要求,并允许非本地学生在毕业后留港工作,但“优才”的门槛仍然不低。这一状况促使人们开始关注其他移民途径。
自 2003 年起实施的“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便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该计划的申请人数在短短几年内便由首年的 465 人激增至今年的 2999 人。仅在 2009 年 10 月至 11 月间,就新增了 422 宗批准个案。这一数字的增长趋势充分显示了市场对这一计划的积极响应和强烈需求。
香港保安局李少光曾表示,截至 2009 年 11 月 22 日,共有 5604 人获批通过该计划来港。这一事实充分证明了该计划对投资移民者的吸引力。李少光还指出,特区一直在对计划进行定期检讨,旨在优化该计划,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港投资兴业。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香港对于吸引资本和优秀人才的积极态度。
对于希望通过投资移民途径来港的投资者来说,“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途径。相比于“优秀人才入境计划”,该计划的门槛相对较低,同时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和选择空间。这也使得更多的投资者选择通过这一途径来实现自己的移民梦想。香港通过不断优化和调整移民政策,旨在吸引更多的资本和优秀人才来港,为香港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