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上马云发表哪三个观点?看新湖南就知道
12月3日,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现场,马云发言。
新湖南客户端特派记者 王为薇 张璐
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马云做了7分多钟的发言。他主要分享了三个观点未来30年,互联网将会从有到无处不在;对网络空间、数字经济与其担心,不如担当;数字经济将重塑世界经济。
未来30年,互联网将会从有到无处不在
马云在发言中说,过去20年,互联网从无到有,未来30年,互联网将会从有到无。“我们越来越坚定了自己的想法,互联网正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而这次技术革命的影响力可能超过过去一切技术革命的总和,正因为我们乌镇正在讨论网络空间的深层次问题,我觉得尤其现在显得越来越有必要和越来越有意义,未来30年,数据将成为生产资料,计算会是生产力,互联网是一种生产关系,如果某个数据化不和互联网相连,那么会比过去30年显得更为可怕,未来30年,互联网将不再是互联网公司的互联网,互联网是所有人的互联网。”
马云说,如果说过去20年互联网从无到有,那么未来30年,互联网将从有到无。
而马云提到的“无”并不是消失、不复存在的意思。“这个‘无’是‘无处不在’的‘无’。”马云说,没有人能够离开网络而存在。
对网络空间、数字经济与其担心,不如担当
马云介绍,这几年,几乎全球都弥漫着一种对新技术时代和技术的担心之中,担心机器会抢走工作机会,担心机器会控制人类,担心人类会毁灭在自己最伟大的发明之中。“200年以前蒸汽机出现的时候,人们担心蒸汽机会取代我们的工作,100多年前,当电力出现的时候,人们担心电力会带走我们的工作。”
马云认为,其实新技术不是让人失业,而是让人做更有价值的事情,让人不去重复自己,而是去创新,让人的工作能够进一步的解放。
“清朝时期,我们抵制铁路担心,沿线舟车、挑夫会失业,影响社会稳定,但现在就有200多万的铁路工人;集装箱出现以后,搬运工人担心会失业,港口却出现了许多吊桶的工人;互联网经济导致报纸的发行量下降,但送报的人却改成了送包裹的,中国就有300多万的快递人员。”
在马云看来,面对网络空间和数字经济,与其担心不如担当,与其担心技术夺走就业,不如拥抱技术去解决新的问题。“我相信机器会让人的工作更有尊严,更有价值,更有创造力,过去30年,我们把人变成了机器,未来30年,我们将把机器变成人,但最终应该让机器更像机器,人更像人。”
新时代,新机遇,数字经济将重塑世界经济
马云说,世界经济将会有新的模型,不仅仅是在中国,全世界都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而新时代,人类将面临新的问题,而又是新的机遇,人类只有成为命运共同体,共建命运共同体,才能一起迎接新的时代和挑战。
人类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是共同的,全球产业链一定会彻底变革,不是集装箱而是小件快运,不是made in china或者made in America 而是made in internet,不是B2C而是C2B。“更重要的是,未来30年,制造业不再是带动就业的引擎,未来的制造业都将会是服务业,未来的服务也将必须是新型的制造业,因为机器会取代大部分机械的公司的工作,机器一定会让机器Learning,artificial intelligence取代人类的就业,而人类将会从事更有创意,更有创造,更有体面的工作,服务业一定会成为未来就业的主要来源。
马云在发言中称,现在的问题不是全球化造成的,而是全球化不完善造成的。“300年以前,贸易掌握在几个帝王手里,30年以前贸易掌握在6万家大企业的手里,未来贸易应该属于中小企业,过去是25%的受益,未来必须是85%的受益,全球化应该让世界更多的人有成就感,有幸福感,有获得感。
马云说,世界不仅仅需要G20,世界也不仅仅需要B20,世界更需要G200和B200,未来的跨境贸易不是一个国家生产的东西到另一个国家销售,而是互相要向对方创造就业,创造价值。“时代给了我们技术的能力,我们唯有不断创新,不断创造新的技术和创新,与这个时代相匹配,我们要靠创新去赢得市场,用技术去赢得利润,要靠担当、要靠共享、要靠普惠的精神才能赢得尊重。”
“我认为人类共同的未来,所有的人类、所有的国家都应该联合起来,相信年轻人,而不是相信武器,我们要相信技术,我们要拥抱技术,我们应该主动拥抱技术,去进入到新的共享、普惠、绿色的时代。”马云在致辞说“因为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会更好、才会更持久、才会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