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价格雪崩 多期货品种或面临连续跌停板
在全球金融市场的黑色星期一,国际原油价格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雪崩,创下了有史以来单日盘中最大跌幅纪录。亚太股市纷纷告跌,国内商品期货市场也未能幸免,遭受巨大冲击,众多品种集体跌停。
在这波油价暴跌的背景下,国内期货市场正面临巨大的隔夜风险。受投资者恐慌情绪蔓延的影响,多个期货品种可能面临连续跌停板。尤其是与国际原油紧密相关的品种,如燃油、沥青等,同样承受巨大压力。部分客户更是面临穿仓风险,这让期货公司陷入紧急应对的境地。
具体来说,早盘时段,国内多个期货品种如原油、燃油、沥青等开盘后便直接触及跌停板。截至发稿时,海外原油期货价格虽有所反弹,但日内跌幅仍超过25%。值得注意的是,国际油价的暴跌使得中国原油期货市场面临连续跌停的严峻形势。依据中国原油期货规则,若连续出现同方向单边市,交易所将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业内专家指出,当前的油价暴跌已引发市场恐慌。俄罗斯拒绝减产提议并引发油价大跌,沙特则通过大幅调低油价和增加产量来应对。这一系列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冲击,短期内市场避险情绪高涨,对油价产生极大负面影响。
对于期货公司和投资者来说,这场油价风暴无疑是一场严峻的挑战。期货公司正在密切关注外盘行情,进行压力测试,并对不利持仓的客户进行风险提示。如果海外市场继续暴跌,国内期货市场将面临更大的风险挑战。多家期货公司已经采取措施加强风险控制,并密切关注客户的账户情况。
在这场全球金融风暴中,每一位市场参与者都需要保持冷静和警惕。油价已经跌至低估区间,市场走势充满了不确定性。投资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做好风险管理,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极端情况。期货公司也需要加强风险管理,确保市场的稳定和客户的利益。这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也是一次市场的洗礼。方正中期期货研究院的王骏院长指出,早在2019年底的“OPEC+”会议,各国就已着手协商进一步的减产计划。受今年全球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的影响,全球原油需求预期显著下滑。上周举行的“OPEC+”会议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继续通过大幅减产以维持油价稳定成为了唯一的选项。
以沙特为代表的OPEC集团与以俄罗斯为代表的非OPEC集团之间的分歧愈发显著。会议的焦点在于,各方担忧大幅减产的原油市场份额最终可能落入美国页岩油市场的手中。俄罗斯方面表示,在减产问题上难以继续妥协,他们认为不能总是由自己来承担减产责任,而美国却能在高油价中获益。这种不公平的状况使得减产的商讨变得毫无意义。
在各方利益与立场的激烈碰撞下,“OPEC+”会议关于减产协议的商讨最终破裂。这场会议的结果引发了一场主产国间的“原油价格战”。各方似乎陷入了囚笼般的困境,彼此争夺市场份额与利益的也在寻求如何共同应对全球原油市场的未来挑战。这场纷争不仅仅关乎经济利益,更是全球能源格局的重新洗牌,值得全球各界密切关注和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