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制定合理经济增速目标 应该更具弹性 发力方
随着季度经济数据的发布,疫情对经济的影响逐渐显现。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冲击,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实施了一系列抗疫措施。近期中央局会议更是明确了发行抗疫特别国债和降息的政策方向。在制定这些政策的过程中,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本年度GDP增速目标该如何确定?这个问题不仅关乎政策的有效性,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向。
疫情无疑给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导致一季度出现负增长。在此情况下,公众对经济增长的预期也变得更加理性。关于GDP增速目标的问题,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其中一种是主张不设增长目标。这种观点认为,避免过高的稳增长目标压力“绑架”宏观政策,短期内过大力度的政策刺激可能会导致资源错配。
完全放弃GDP增速目标也意味着失去了衡量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这将导致一系列相关指标无法确定,各省市的经济工作也会失去重要参考。而且,如果没有经济增速这一“底线”的约束,一些潜在的风险可能会加速暴露,对经济造成更大的压力。对于GDP这一指标,我们绝不能轻言放弃。
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认为在原来基础上适当调低GDP增速目标,更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疫情仍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对经济的影响难以预测。在一季度的表现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极端情况下的参考。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们需要更加灵活的方式去监控和引导经济发展。目标的设定需要更加具有弹性。
更具弹性的目标意味着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数值,而是设定一个增长区间。这样的设定可以为政策决策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各省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各项工作,政策发力方向也可以更加多元,更加偏向结构转型和就业、民生等领域。这也是近期高层会议中频频提及的重点方向。
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需要一个更加灵活、更具弹性的GDP增速目标。这样既可以保证政策决策的自由度,又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明确的指导方向。我们还需要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内疫情的发展情况,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记者 王君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