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工作中“点石成金”
在浩瀚的人才海洋中,有些单位每年都会引进数十名大学生,如同期待丰收的农民,满怀信心地期盼着这些年轻的生命能够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当这些学子经过层层选拔,犹如过五关斩六将般被招进单位,领导们总会感慨万分,仿佛收获了一批精英,人人都是潜力股。几年后再次审视,却发现许多人已经失去了初时的光彩,未能成为曾经期待的杰出人才。为何会如此?
有些单位的领导常常困惑,自己四处寻觅人才,身边的人也翻了个遍,却依然难以找到合适的人选。人才究竟藏身何处?有些领导却似乎有着点石成金的神奇本领,他们身边总能涌现出一批批可用之才。这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实际上,有些同志长时间固守一个岗位,若未能碰到有利于发挥他们特长的环境,他们的才华便可能逐渐黯淡,如同被埋没的明珠。而有的同志则通过几个岗位的轮换,找到了能够施展才华的舞台,在经历的风雨中日渐成熟,开始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还有一些同志在初入机关时,未能适应环境,自身的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甚至暴露出的缺点让领导形成了难以更改的成见。当这些同志逐渐成长起来时,领导可能已经转向新的一批人员中寻找新的目标。
我们常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资质和禀赋,就像是被放在错误位置的垃圾一样,只要找到合适的位置和时机,便能发挥最大的价值。要想让每个人都能人尽其才,成为闪耀的明星,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更需要环境的培养和塑造。
许多同志在初入职场时,可能无法立刻找到适合的岗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适应,才能让领导看清他们的真实素质。作为用人者,应该创造一个宽松和流动的环境,让大家有机会适应和成长。这种宽松和流动可以体现在轮岗制度、竞争上岗机制、个人诉求以及组织的有意识安排等方面。只要保持动态调整,就能激发人才的活力。
用人者也应该拓宽选人用人的视野,不应仅限于身边的人。曹操便是历史上的典范。他视野开阔,广纳贤才,不仅身边的旧部能够成才,有能力的无论新旧都能被重用。他的开放视野和灵活用人策略吸引了大批人才聚集在他的旗下。周公吐哺的器量和耐心让天下人才心悦诚服,最终使曹操统一北方的大业得以成就。
识别真正的人才需要时间。对于身边的员工,我们应该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来展现自己的才华。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让我们耐心等待,见证他们的成长和蜕变。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上,我们需要有耐心和远见,让每个人都能在合适的位置上发挥最大的价值,共同为组织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