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考面试劝说类题目高分必看:换位思考巧妙
在备考过程中,面对各类题型,一些题目能够通过分析结构来把握答题脉络,比如综合分析、计划组织协调等题型。对于那些看似无法摸清套路的题目,特别是言语表达中的“劝说类”题目,往往让众多考生感到头疼。对此,湖南出国工作网指出,解答此类题目时,考生需实现两大要点:第一是身临其境,深入体会情境;第二则是抓住要害,针对不同情况与对象进行具体分析并换位思考。
以一道实际例题为例,业主老李因小区频发盗窃,在自家门前安装了两个摄像头。这一做法引起了同小区居民的不满,他们认为老李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并集体向居委会提出要求老李拆除摄像头的要求。当社区领导委派你去进行劝说时,如果老李态度坚决,拒绝拆除摄像头,那么如何说服他则成为关键。
在解答这一问题时,一般性的回答虽然涵盖了理解和道歉等方面,但可能不足以说服固执的老李。这时,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并挂钩老李的“个人利益”与“劝说目的”。
如果站在老李的角度,他安装摄像头无疑是出于对小区安全及自身财产安全的担忧。他的做法确实可能影响到邻居的隐私和感情。在劝说过程中,除了表达理解和道歉外,还需要进一步指出摄像头可能给邻居带来的心理影响。我们可以提出将摄像头移至室内或其他不影响邻居隐私的地方的建议。这样既能保障老李家的安全,又能照顾到邻居的感受。如此一来,老李既能守护自己的财产安全又能避免与邻居之间的矛盾激化。另外也要向老李说明如果不加以调整摄像头可能会让小偷误认为老李家中更加有钱从而增加风险。通过这样的劝说方式更能说服老李调整他的做法。
面对劝说类的题目时考生需要身临其境地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感受并抓住要害结合对方的切身利益进行劝说这样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湖南出国工作网的提醒非常中肯考生在备考时应仔细揣摩深入体会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应对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