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自己的工作失误辩解?
让我们深入了解美国特勤局主管Mark Sullivan的巧妙辩词。当一对陌生夫妇意外闯入了奥巴马为印度举办的国宴时,这位负责白宫安全事务的主管面临了严峻的挑战。他是如何为自己开脱的呢?他的辩词巧妙且富有说服力。他首先提到了特勤局去年对白宫复杂区域的120万来访者的视频监控工作,并强调他们在保护总统、副总统及其他重要人物的1万处地点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通过这些具体的数字,他将人们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他们繁重的工作量上。
当我看到这些具体的数字时,不禁对特工们的工作产生了好奇和想象。他们每天都在监控各国政要的动态,工作既无聊又繁重。尽管特勤局主管没有为自身的失误道歉,但他理直气壮地表示他们只是做得“不够好”。这种表述方式十分巧妙,将人们的视线从失误转向了他们的努力。这再次让我感叹美国政客们的狡辩能力。他们知道如何利用大众的情感,在被攻击、被质疑时,既能展现出足够的诚意,又能赢得人们的同情,甚至激发出人们站在他们那一边的正义感。背后的真实情况我们无从得知,但从语言表达上来看,他们的表达确实无懈可击,充分展示了人类语言智慧的最高水准。
好的狡辩应该像一首美妙的交响曲,照顾到听众各种复杂的情感需求。Mark Sullivan的辩词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部分满足了听众的好奇心,并哭诉了自己的工作量。如果仅仅是简单地陈述“我们非常忙碌,一天要工作24小时”,可能根本没有人愿意聆听。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上海的一档热门节目《新老娘舅》。在这个节目中,不孝的儿子会诉说自己的血泪史,如工资低、老婆下岗、一家三口住小房等。然后神奇的是,听众的情感会从对不孝的愤怒转变为对他们无能的无奈。最终结论已经从理性的“不孝是错误的”,转变为“富而后知礼”的感慨。节目中的老娘舅顺势和稀泥,既然你经济困难,那么姐姐就多承担点……等到节目结束,人们回过神来后才发现这其中的逻辑并不严密:难道穷就可以理直气壮不赡养父母吗?这成功地利用了人们的怜悯心理,甚至激发了他们的优越感。然后在优越感的驱使下,一些人的良知可能会被唤醒,忽视了一些原则性的问题。
这再次印证了很多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的道理。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也有涂涂改改的余地。因为人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操控。在面对复杂的情况时,我们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表面的言辞所迷惑,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