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人才正加速流向私企、外企
近期,中国职业经理人发展报告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揭示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数据。报告指出,在2007年,我国私营企业中,曾经就职于国有企业的职业经理人数已经占到了企业经理层总人数的三成。而在外资企业,这一比例更是高达46%,甚至超过了曾就职于外企的人数(39%)。这一现象凸显了我国职业经理人队伍正日益成为企业间人才争夺的焦点。
国有企业高级人才流失的问题愈发严重,引起了广泛关注。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冶集团董事长杨长恒对此深感忧虑。他指出,除了流向外资企业,部分职业经理人还通过移民和境外投资移居国外,而那些具有国际化背景的职业经理人流失问题更为严重。更令人担忧的是,大量潜在的职业经理人资源正在流失海外,目前留学生回国的比例不足30%。这无疑对未来中国职业经理人队伍的建设构成了严重威胁。
报告进一步揭示,职业经理人主要是在同类企业间流动,国有企业应引起高度重视。为了留住优秀人才,必须重视职业经理人的激励,并加强内部沟通。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副司长王黎明表示,建设职业经理人队伍是提高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任务。
目前,我国具有全球视野、战略开拓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的高素质职业经理人极度缺乏。尽管在工商部门注册的企业数量庞大,但中央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经营管理人才匮乏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有企业正在逐步市场化引入职业经理人的方式。除了传统的组织任命,猎头公司和网络招聘的选择率也在逐年上升。
陈国卫,国资委行业协会办公室副巡视员指出,中央企业在选聘职业经理人的过程中已经开始采用全球招聘和评价中心技术等先进测评技术。国企职业经理人的薪酬价位也在逐渐市场化,绩效已经成为影响职业经理人收入水平的关键指标。
这份报告揭示了许多重要信息,对于理解我国职业经理人队伍的流动趋势、需求以及激励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它也提醒我们,在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培养和留住高素质的职业经理人已经成为我国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