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白领最IN的工作英语
在外企工作的你,是否曾因语言差异而闹出误会呢?《西雅图工作英语》的专家为了帮助毕业生们更好地适应外企的工作环境,特地罗列了外企最常用的英语表达及其背后的深层含义。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些职场秘密,深入了解外企常用术语的真实含义。
一、初入职场,你可能会收到许多邮件,其中不乏带有“F.Y.I”(For Your Information)的邮件。看似无关紧要的信息,实则隐藏着微妙的职场含义。“F.Y.I”表示以下内容与你有关,但关系不大,可以随意浏览。如果上司或同事真的需要你采取行动,他们会明确告知。潜台词是:“这件事与你关系不大,你可以随便看看。”
二、当上司或老板对你说“Concern”时,意味着事情可能存在问题,需要小心应对。潜台词是:“你要注意这个问题,别搞砸了。”这时,你需要仔细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确保万无一失。
三、当你发表观点时,同事可能会说“My understanding is…”,这并非想与你分享理解,而是暗示你的理解有误。潜台词是:“你的观点不对,我来说说正确的观点。”这时,你需要保持冷静,听取同事的解释。
四、“Aggressive”这个词在外企中的含义丰富多样。既可能表示员工具有开拓精神和事业心,也可能表示其过于冒进、行事鲁莽。如果你被形容为“very aggressive”,可能需要反思自己的沟通方式和工作态度。老板说你不够“aggressive”,则意味着你需要更加积极主动。
五、“Quota”是员工的计划任务量,对于注重业绩的部门来说至关重要。销售部等业绩导向的部门最关心每个季度的quota如何完成。如果你没有完成quota,后果可能很严重。潜台词是:“如果你没完成公司制定的任务量,后果自负。”
七、“You deserve it”这句话在外企中有两种解读方式:一种是褒义的“当之无愧”,另一种是贬义的“你活该”。当同事对你说这句话时,你需要仔细品味其语境和语气。如果是上级直接对你说这句话,那无疑是在夸奖你。在不确定的情况下要谨慎使用,以免得罪同事。潜台词是:“这句话虽然流行于外企,但使用场合需谨慎选择。”
八、“CC”(Copy)在邮件中经常用到。“抄送”的意思决定了你在处理邮件时要关注的内容优先级——先看标题和CC对象,再看具体内容。掌握这一职场技巧有助于你更有效地处理邮件往来。潜台词是:“在接收邮件时先看谁被抄送是重要的。”
这些外企常用的英语表达背后隐藏着丰富的含义和潜台词。了解这些有助于你更好地适应外企的工作环境并避免误会。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职场上的佼佼者吧!洞悉外企职场暗语:从CC到Unacceptable的深层解读
初入职场,尤其是外企环境,你可能会遭遇一系列陌生的术语和缩写。这些词汇背后隐藏着职场文化中的某些规则和态度。从CC到Unacceptable,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些词汇背后的含义及其潜台词。
CC(Carbon Copy): 当你的邮件被CC给一大批老板时,这不仅仅是为了信息传达。有时,这是一种表扬,表示你的工作被上级注意到了。但更多时候,它也可能是一种推卸责任的方式,潜台词是:“这件事我已经告诉你了,你自己处理吧,老板都知道了。”
Involve: 在外企中,当说到某件事“involve”了高层,意味着这件事的复杂性上升了。当Director或VP级别的人“involve”时,意味着事情的重要性及其后果都升级了,潜台词是“大佬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Challenge: 在这里,它并不表示字面上的挑战,而是指批评或指责。当你在外企被“challenge”,意味着你遭到了上司的批评。潜台词是:“你得做好准备了,因为如果不努力,任何人都可以对你提出‘挑战’。”
Deadline: 这是时间紧迫感的一个明确标志。在外企,如果你不知道每一项任务的Deadline是什么,那你可能面临严重的后果。这提醒你必须做好时间管理,把任务按照重要性排序,并确保按时完成任务。潜台词是:“到了规定的日期完不成任务,后果不堪设想。”
Appreciate: 在外企的邮件中,这个词的使用率很高。当你需要他人帮助或者犯错时,使用“appreciate”可以缓和语气并增加对方帮助你的可能性。潜台词是:“业务不熟悉没关系,用‘appreciate’来寻求帮助,同事们往往无法拒绝。”
Follow up: 在外企工作中,跟办一个项目或任务至关重要。老板非常重视工作的连续性,因此总是询问是否有人在“following up”。这意味着事情得有始有终,不能没有人跟进执行。
Performance Evaluation: 这是外企中的定期评估机制,对于员工的升职和薪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不重视这一评估的人在外企很难长久发展。
Unacceptable: 当老外说你办的事情“unacceptable”,这是对你工作的严厉批评。意味着你办的事情质量很差,无法接受。
了解这些词汇及其背后的潜台词,有助于你更好地适应外企的工作环境,并在职场中少走弯路。职场如战场,每一个词汇都可能隐藏着某种信息和态度,需要我们细心揣摩和体会。身处外企多年的中国老板,在日积月累的职场氛围中逐渐融入了一种独特的沟通方式。当他们面对不满时,不再直接表达,而是通过电子邮件传递。邮件中的“unacceptable”,不再是简单的拒绝或否定,而是潜藏着更深层次的含义。
每当这样的邮件飘入你的,那独特的语言风格仿佛在诉说:“你在处理事务上的某些做法,让我感到难以接受。”这些邮件仿佛是一种职场上的隐形警告,提醒你要小心行事,因为某些做法已经触及到了老板的底线。
这种沟通方式背后,隐藏着一种职场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外企工作的中国老板,不仅要适应国际化的工作环境,也要融入不同的沟通习惯和文化氛围。他们的言语之中,透露着他们在两种文化间的矛盾和适应过程。这种语境下的“unacceptable”,或许更像是一种调整、一种沟通策略。他们在学习如何用外企的方式表达不满和期望,而接受这种表达方式的你,也需要学会在这种环境中适应和调整。
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沟通方式有时可能会带来误解和困惑。对于不熟悉这种职场文化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老板过于严厉或冷漠。但实际上,这只是他们在外企职场中逐渐形成的沟通习惯。当你深入了解这种方式的背后含义时,你会发现这其实是一种职场上的微妙交流。老板们并非真的想表达他们的愤怒或不满意,而是在传达他们对更高标准和工作品质的期望。这种直接的沟通方式背后,是他们对团队的负责和对工作的尊重。在这种背景下,“unacceptable”或许只是他们希望事情能更好的一种表达方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