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专家:不会马上出台延迟退休 现处讨论阶
解决养老金缺口:聚焦个人缴费与战略储备
近日,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就养老金缺口的热点问题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针对如何弥补未来养老金缺口的问题,何平提出了两个基本出路:增加个人缴费以及建立战略储备金。而备受关注的延迟退休方案并未列入其中。
养老金缺口问题近年来备受社会关注,尽管人社部公布的统计数据表明养老金结余逐年增长,但业界对未来养老金缺口的担忧并未因此消除。其中一个主要根源是养老金对财政补贴的过度依赖。
何平指出,实际上,养老金缺口问题并没有社会上想象的那么严重。过去十年,工资增长幅度约为15%,而养老金调整增加的速度却未达到这一水平。社会保险、养老保险缴费是按工资增长的一定比例进行缴费,因此缴费增加较快,而支付相对较慢,并未同步。这也是社保基金没有出现预期那么大缺口的原因。
从全国范围来看,养老金每年都在积累增加,且额度不断增大。2011年,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已达16895亿元,年末基金累计结存19497亿元。在一些老工业化城市和西部地区,仍存在收不抵支的市县,需要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给予补助。若不剔除财政补贴,养老金结余将所剩无几。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表示,按照“现收现付”制度,养老金账面应该是持平的,现在的补贴说明中间存在空账。针对如何有效解决这个空账问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长戴相龙曾提出完善养老金制度可能涉及延长退休年龄和养老金缴纳年限等措施。但何平提出的两个基本出路并未涉及延迟退休,显示出学界对于此问题仍存在争议。
何平表示,延迟退休目前还处在讨论和酝酿阶段,远远未达到马上要出台政策的阶段。郝演苏也认同这一观点,认为在综合考虑就业、人口结构等诸多因素后,延迟退休最近十年之内不太可能实施。
在评价何平的解决出路时,郝演苏认为建立战略储备金是可行的,但增加个人缴费部分可能会面临较大的阻力。无论如何,解决养老金缺口问题已迫在眉睫,我们需要深入讨论并寻找最适合的解决方式,确保每一位劳动者的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