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公司管理水平怎么样,就看团建后有没有人
朋友近期参加公司团建后,带着不满和困惑分享了经历。原来,平日里看似开放的公司,在团建时却展现出让人不解的一面:站军姿、跪地爬,仿佛把员工当作“傻子”。朋友的这次体验使他决定选择离职。虽然他的反应可能显得较为极端,但从当下众多公司的团建形式来看,员工对此产生的反感并非无的放矢。
在多数团建活动中,员工总会感受到一种企业文化的强行灌输。好的企业文化应当是能让员工自发认同的,而团建应当是锦上添花。但现实中,一些公司的老板却在团建中夹带私货,强行灌输他们的理念。比如朋友曾参加的一家直销公司的团建,被拉到郊外进行封闭式的训练。名义上是提高抗压能力,实则却是领导对员工进行辱骂,甚至对表现不佳的员工进行人格侮辱。这种以破坏员工自尊的方式来灌输企业理念的团建,让人难以接受。更为糟糕的是,这样的公司并不在少数,许多员工在经历这种团建后,都会感到不适、害怕,无法适应公司的管理氛围,最终选择离职。
除了强行灌输企业文化,一些极端的团建活动还可能加深员工间的隔阂。尽管许多老板希望团建能够加强员工间的交流,但一些活动却可能适得其反。例如,某些团建要求员工做出牺牲自我、抛开性别差异的行为,这不仅无法真正促进团队融合,反而可能加深员工间的陌生感,引发尴尬和不适。
更让员工难以接受的是,大多数团建都是强制参与的,且占用员工的休息时间。员工辛苦工作一周,只盼望能有一天休息,但老板却宣布在这个休息日进行团建。这种形式上的活动,远没有让员工在家多休息几天的效果好。实际上,这只会让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更低。
归根结底,老板和员工在“团建”这件事上的矛盾,反映的是公司管理上的问题。部门利益冲突、沟通效率低下、薪资待遇过低等实际问题,才是员工离职的真正原因。而老板却试图通过团建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无疑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做法。员工参与团建后,发现实际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只会更加想离职。
要想真正增强员工的团队归属感,老板们需要摒弃这种流于形式的团建活动。多点诚恳,少点套路,才能真正赢得员工的心。真正的团队凝聚力并非通过强制性的团建活动来达成,而是需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只有这样,员工才能真正感受到团队的温暖和力量,从而自发地为公司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