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师范毕业生跨省就业遇婚恋难题
湖北省部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在汉盛大开幕。当日,湖北省的九十六个县市区教育局齐聚一堂,带来了超过一千三百个岗位,寻找未来的教育英才。这一盛大的场面吸引了数百名鄂籍免费师范生前来求职。
在这场双选会中,一些异地情侣的就业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小陈和男友是物理系的同班同学,她来自福建,男友则是湖北孝感人。他们渴望毕业后能共同工作,现行的政策却让他们陷入了困境。按照政策规定,“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他们不得不奔波于孝感、广水、荆州等地寻找工作,但许多公办中小学要么不接受外省人员,要么无法保证编制。
男友提议,我们可以一起去你的家乡福建工作。终于,福建莆田有一家学校愿意接收男友,跨省就业需要两省教育厅的同意。尽管家庭变迁、组建家庭被视为“特殊情况”,但仅仅因为恋爱原因跨省的情况并未纳入这一“特殊情况”的范畴。他们甚至为了爱情尝试申请跨省就业,由于男友尚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他们的申请暂时无法获得批准。
回溯至四年前,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重新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其目的在鼓励更多优秀青年终身从事教育工作。在就业规定中,学生通常被“安排”回生源地所在省份的中小学任教,一般以计划调拨的方式解决。
尽管免费师范生政策旨在鼓励优秀人才投身教育,但在就业选择上,师范生们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一些地方教育局积极提供岗位,希望能吸引优秀毕业生前往农村学校任教,许多师范生更倾向于选择城市而非农村。例如,监利县新沟中学在现场播放了学校的宣传片,展示了他们的诚意和岗位优势,但一个小时过去,只有一名华中师大英语系毕业生投递了简历。与此形成反差的是,黄石实验高中的招聘现场,尽管他们没有编制,但仍有不少人应聘。
免费师范生的就业问题不仅仅关乎个人的职业发展,更是关乎教育的未来。如何在政策与现实之间找到平衡点,让优秀的教育人才能够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发挥作用,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