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家公务员面试自我认知题复习方略
公务员面试旨在公平、公正地为各招考单位选拔出优秀的、适合在党政机关工作的年轻有为的人员。这些选拔出来的人员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机关工作,展现独当一面的能力,面试阶段的考查显得尤为关键。考查的内容需贴近岗位实际,注重实践,这样才能筛选出真正具备相关经验和能力的考生。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们往往会遇到自我认知题,这类题型旨在考察考生与职位的匹配度。很多考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虽然答案内容翔实、道理充分,却未能具体回答问题核心,过于抽象化,缺乏实际操作过程的描述,这样的答案难以让考官满意。
针对这一问题,考生应从实际出发,让答案更加贴近生活并得到考官的认同。考生应对所报考单位进行深入了解和分 析,特别是岗位的工作内容、性质以及任职要求等。对于非应届生,应准备好离开原单位的理由,表明当前工作环境已无法满足自身发展需求。回答问题时,口气要平和、 说话要婉转,既要展示用人单位的特点和长处,又要诚实地表明自身需求,避免过于功利化的表述。
在回答自我认知题时,考生应避免两种倾向:一是抽象化,不能只是泛泛而谈职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实现理想抱负等,而应具体化,说明自己的特长如何与具体工作结合,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工作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二是庸俗化,避免只强调工资待遇好、出国机会多等表面原因,而应展示自己对公务员工作的认识与兴趣,以及具备该职位所要求的素质与能力。
对于如何把握好自我认知题的回答,关键在于把握一个“真”字。考生需要真心对待面试,树立积极向上、正直的应试观。真情而述也至关重要,考生应当融入真实情感,以情动人,从自身经历出发,举例说明自己的能力和优势。例如,可以讲述自己在过去工作中的成功案例,如何克服困难、如何与团队合作等具体事例,来展现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在面试中回答自我认知题时,考生应结合自身实际和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做到真心、真情、真言、真态。这样才能让考官感受到考生的诚意和与职位的匹配度,获得好的评价。考生也应展现自己的信心和对未来发展的规划,让考官看到其具备在岗位上做出优异成绩的潜力。在面试的舞台上,每一位考生都在用自己的故事和经历,向世界展示一个真实的自我。要想牢牢把握住考试的核心,考生需要贯彻“真心、真情、真言、真态”这四点。
真心对待每一道题目,每一个回答。面试不仅仅是展示个人才华的舞台,更是展现真实自我的机会。考生需要把自己身边的人和事融入到答案中,将自己的感情和感悟流露出来。例如,当你谈论家庭背景时,可以通过分享父母的故事,展现出你与家人的深厚情感,同时也透露出自己的成长环境。
真情则是要求考生在答题时,用朴素真诚的语言语调来表达。自我认知类题目由于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特殊性,每个人的经历和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考生需要挖掘自己的真实经历,结合用人单位和岗位的特质,用真实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成长历程。比如,针对涉农岗位,可以分享自己在农村的生活经历,支边支教、下乡调研的过程,展现自己熟悉农村农业现状、乐于奉献的精神。
真言则意味着考生在答题时,必须说真话,不能虚与应付。生搬硬套他人的故事或者虚构经历,只会让考官觉得考生缺乏诚信。考生需要从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寻找真实的事例,用真实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不仅能展现个人的真实性格和品质,也能让考官对考生有更深入的了解。
真态而形,考生在面试过程中的仪容姿态也是非常重要的。面试本身就是一种形式性和外在性很强的活动,考生需要保持良好的仪态。在答题时,考生可能会出现一些潜意识的动作或反应,只要不过于夸张,考官一般都会理解。考生只需要保持心态放松,做到挺胸抬头,两手自然交叉,不做出过于显眼的动作,便能展现出一个真实的自我。
湖南出国工作网认为,如果考生能在把握“真心、真情、真言、真态”这四点的基础上,兼顾语言的条理性与逻辑性,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同时兼顾事例的针对性与真实性,举例恰当、言之有物;还能兼顾个人的动机与集体的利益,做到共同发展、互利双赢,那么必定能在面试中笑傲考场,赢得考官的认可。这样的考生,不仅能让考官感受到他们的真诚和实力,也能让考官看到他们的潜力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