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报复”的心理下决胜职场
在初入杂志社的那年,我满怀激情,然而现实却给了我一记重击。无论我如何努力,似乎都无法得到编辑部主任和副主编的认可。我的策划方案常常在主编桌前就被驳回,我的稿件也总是被批评为缺乏新意。那时,我以为那位即将步入四十岁的女主任是因为更年期综合症而对我百般挑剔。领导们的态度让我备受打击,我逐渐失去了自信,工作动力也荡然无存。
在那段日子的低谷,我只想找个机会痛痛快快地骂一顿那些总找茬的主任和副主编,然后一走了之。我把这些苦闷和打算告诉了一位忘年交的朋友。他静静地听完我的抱怨,然后笑着说:“你就这样走了,那半年来的努力不就白费了吗?这样不是便宜了他们吗?如果是我,我就会学到他们所有的东西再走,那才是对他们最好的报复。”
朋友的这番话让我恍然大悟。是的,如果我这样走了,岂不是一无所获?于是,我决定放下心中的怨恨,把心思放在“偷师学艺”上。我向单位里的每一个人学习,从同事那里汲取约稿技巧,从主任那里领悟主题策划的方法,从发行科的同事那里获取发行经验。我甚至学会了修理复印机和打印机的技术。我当时心里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把能学会的东西都学会,然后凭借自己的成绩证明他们看错了人。
在我全心投入学习的时候,事情出现了微妙的转变。我的主题策划得到了主任的肯定,副主编也开始让我参与修改工作。我编选的稿件在主编那里的通过率也越来越高。在杂志社全体会议上,我提出的关于杂志发行的建议还赢得了发行科和社领导的肯定。大家都开始对我刮目相看。
因为我的表现出色,杂志社提前结束了我的试用期,转为正式员工,工资和奖金也有所提升。面对这些转变,我开始重新考虑自己当初辞职的决定。
当我再次见到那位忘年交的朋友时,我向他倾诉了自己的困惑。他笑着说:“过去你眼高手低,所以觉得自己受了委屈;现在你眼低手高,所以别人开始重视你。现在,你还想辞职吗?”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现在我感到自己的工作才刚刚起步,暂时不想辞职了了。”
如今的我工作越做越好,在单位也越来越受重视。虽然因为考研回到了学校,但那段经历却让我深刻明白一个道理:当别人不重视你的时候,不要急着去怪罪别人,而是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只有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才能赢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