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必知:教师招聘面试新课改必备知识要点
“新课改”,即“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材的简单调整,而是基础教育的全面革新。这场改革,源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主要涵盖了以下六大方面的改变。
首先是课程目标的变革。以往,我们的教育更偏向于知识的灌输,注重知识技能的掌握。而现在,我们追求的是三维目标:过程与方法的实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育与知识的积累并重。比如化学和物理的学习,不再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两种物质混合会产生怎样的反应,或是物理碰撞会如何变化,而是让他们亲手实验,从过程中学习、理解和记忆。
其次是课程结构的重塑。以前,学科本位观念强烈,导致学科门类繁杂。而现在,我们强调课程的均衡性和合理性,使之更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以及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再次是课程内容的更新。过去,课程内容往往陷入“繁、难、偏、旧”的泥潭。如今,我们摒弃那些陈旧的观念,强调与生活、科技紧密相连的实际知识。
然后是课程实施的转变。过去,教师是课堂的绝对主角,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现在,我们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并存,鼓励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乐于动手。
紧接着是课程评价方式的转型。以往的评价更多是为了甄别和选拔,为了区分学生的优劣。但现在,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而非给学生定性。
最后是课程管理的变革。以前,国家统一课程和教材,如今则强调国家、地方的管理,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各地现在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使用适合的教材和课程。
这一轮的新课改,犹如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正在深深地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它强调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交流、价值观的形成。这是一场全面的变革,它正在深刻地改变我们的教育生态,使之更加适应未来的社会需求和学生的个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