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才市:大学毕业不发愁
德国的高等教育素来发达,拥有庞大的学生群体。据统计,德国高校在读学生数量高达约200万人,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超过20万。尽管德国的失业人数超过万,德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却十分光明,他们所面临的失业风险相对较小。这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德国联邦劳工局下属的研究机构经过深入调查,发现了两个重要的因素。德国经济多年的发展使得劳动力需求发生了显著的结构性变化。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在现代社会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随着德国向信息社会的转型,制造业和一般服务性领域的工作岗位逐渐减少,而研发、管理、咨询和教育领域的工作岗位却不断增长。凭借良好的教育背景,高校毕业生通常能够轻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德国的人口总数下降,导致受过培训的劳动力相对紧缺。这一趋势也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当前,德国大多数受过培训的劳动力以中年人和老年人为主。随着老年劳动者逐步进入退休年龄,为了填补空缺,受过培训的年轻人成为不可或缺的力量,而高校毕业生在这方面显然具有显著的优势。
尽管德国高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前景良好,但不同专业的就业前景仍存在差异。例如,建筑和室内设计这些专业在德国就业市场竞争较为激烈,而计算机和信息专业的学生则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为了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专业,德国众多网站提供专业服务,详细列出不同专业近年来的就业情况。这些资源使得德国学生在进入大学前能够更明智地做出专业选择,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德国在国内就业市场上的保护性措施也减轻了本国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压力。对于在德国高校就读的外国学生来说,毕业后想要留在德国工作并非易事。德国为了保证本国国民的就业,对外来劳动力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尽管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并不困难,但要获得德国劳工局的工作许可却是一项挑战。因为德国劳工局通常只允许外国人填补那些德国人无法胜任或无法填补的职位空缺。
当谈及德国大学生就业情况时,德国联邦劳工和社会事务部的新闻发言人海克尔·黑尔费表示,德国大学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主要依赖自身实力。直接干预的情况较少。大学毕业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如大学里的就业指导中心、互联网、报纸等,来寻找就业信息。而企业也会通过招聘会、报纸、专业杂志、网站等平台进行招聘。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高素质人才的高技术企业,他们通常会与相关大学建立紧密联系,并通过教师的推荐挑选合适的人才。德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光明,这得益于德国的经济结构、人口状况、专业设置以及的就业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