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哪些职业枯竭症状
在这个世界,仿佛一种单一的价值观笼罩众生,那就是无论何种身份、职业,都期望每个人都能成为CEO,就如同把所有的动物都期待变成狮子。只有狮子能成为真正的狮子,其他动物若是被逼成疯子,那将失去它们原有的特色和生命力。正如朱德庸所言。
现实生活中的职场却常常让人感受到压力重重。上班族们抱怨工作的压力与日俱增,工作量超负荷,职场仿佛变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许多人在初入职场时的热情和冲劲,渐渐被这种压力消磨殆尽。这种身心透支的现象,就像一种慢性职业病一样,正在职场人中蔓延,心理学家称之为职业枯竭症。
职业枯竭症的六个特征表现明显,首先是生理耗竭。这主要表现在持续性的精力不充沛、极度疲劳和虚弱等方面。会出现一些身心症状,如头疼、腰酸背疼、肠胃不适等。这种症状若长期得不到缓解,严重的可能会导致精神疾患。
其次是才智枯竭。这是一种职业枯竭的认知表现,主要表现为感到自己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思维效率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等。职场人可能会感到一种空虚和被掏空的感觉。
第三个特征是情绪衰竭。这是压力表现的一种,也是职业枯竭非常显著的特征之一。工作热情的消失会导致情绪上的特点,如烦躁、易发脾气等。职场人可能会变得冷漠无情、麻木不仁,甚至出现沮丧、抑郁等情绪。
第四个特征是价值衰竭。个人成就感下降,自我效能感、自我评价降低,觉得没有能力去做好工作。对所从事工作的意义和评价也会下降,工作变得机械化,甚至引发一系列工作问题。这种挫败感会使人减少心理上的投入,消极怠工,甚至产生离职或转行的倾向。
第五个特征是“去人性化”,属于职业枯竭的人际表现。这一特征会影响人际交往质量,表现为消极的、否定的态度,对周围的人甚至亲近的人表现出多疑、猜忌和批判。
最后一个特征是攻击行为。攻击行为会增多,可能出现人际摩擦增多,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出现打骂无辜人的行为。有的职场人可能会把压力转向自身,出现自残行为,甚至在极端枯竭的情况下选择自杀。
职业枯竭症是一个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对于职场人来说,保持合理的工作节奏,调整心态,寻求支持和帮助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更好地应对职场的挑战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