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选择:不当白领当猪倌
樊磊,这位川大华西医学院的杰出校友,曾经的城市白领,却选择了回归田园,成为了一名与众不同的猪倌。
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他放弃了都市的繁华,放弃了月工资近万元的工作,回到了他的家乡,开始了他的养猪生涯。年仅26岁的樊磊,如今已经成为了大学生猪倌。他说,眼下肉价疯涨,对他这个刚刚起步的养猪人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回忆起自己的创业历程,樊磊依然历历在目。为了说服父母让自己回家养猪,他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他的养猪场位于双流县黄龙溪镇川江村的小山上,隐藏在成片的树林中。一走进猪舍,虽然空气中混合着猪粪和野草的气味,但并不会让人感到臭。猪舍内非常干净,看不到哪怕拇指大一团的猪粪。
樊磊的养猪场离他的家有十多公里的山路。每当去养猪场时,他都需要骑半小时的车。特别是在母猪生产的时候,他更是需要连续几天守在猪舍内,担心小猪仔被压。他的付出和坚持,源于他对养猪事业的热爱和执着。
樊磊曾在川大华西医学院医药企业管理系学习,毕业后在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工作,短短一年时间就被提拔为地区临床主管,年薪10万元。他放弃了这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回到了成都。他不习惯医药代表的暗箱操作,同时他也想回家照顾年迈的父母。
回到成都后,经过考察和朋友的建议,樊磊决定投身生猪养殖。当他做出这个决定时,父母一开始十分生气。但是他通过耐心劝说父母,分析生猪养殖的市场前景,最终得到了他们的理解和帮助。
樊磊的养猪场正在逐步扩大规模。他计划明年发展成拥有300头经产母猪,年产6000头商品猪的养殖规模。他表示,为了办这个猪场,父母抵押了住房,亲戚朋友东拼西凑地借钱给他。现在终于有了一定的成绩,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在创业的道路上,樊磊遇到了许多困难。他引进第一批种猪时,由于长途运输和天气炎热,有几头猪出现了不良反应。其中一头母猪甚至因体温直线升高而死亡。在母猪生产时,他还遇到过难产的情况。情急之下,他果断地进行人工助产,成功将小猪拉出。
樊磊的创业经历充满了艰辛和挫折,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坚定的信念。他相信只要不断努力,肯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放弃城市的繁华,回归田园,投身于农业事业。他的养猪场成为了他的事业和梦想,也让他成为了一个有追求、有梦想的创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