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月薪难招好木匠 高端蓝领其实是金饭碗
有文化底蕴的年轻人,是否愿意执起手艺之棒?高端蓝领,实至名归的金饭碗
在招聘启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岗位——木匠。要求应聘者不仅具备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还要对国学经典有所了解,试用期工资更是高达万元。尽管待遇诱人,真正符合条件的年轻人却并不多。
木匠,不只是简单的木与匠的交融
想象一下,一个大学生,拿着万元的试用期工资,却要去当木匠。这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网友戏称,按照这个条件,非得博士才能去应聘,难道当个木匠就太屈才了吗?这个岗位的要求并非简单的手工操作,它需要的是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国学经典的熟悉。在红木家具的制作中,不仅仅是对木材的雕琢,更是对古人哲学思想的深入理解和体现。
企业急缺人才,传统手艺面临断层
宣明典居的总经理傅军民告诉记者,他们的企业急需人才。现有的师傅们大多已经40多岁,再过十年八年就将退休。而新的木匠培养需要多年时间,目前收到的简历大多不符合要求。他强调,红木家具制作不同于一般家具,这一行的木匠师傅需要常年累月的浸润和丰富的经验。仅仅掌握基础手艺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自己的眼光和见解。
不只是招聘启事背后的渴求
傅军民表示,他们之所以提供如此高的薪水,是希望那些有文化底蕴的年轻人能够安心学习。一个不热爱这个行业的人,又怎么能安心投入其中呢?目前,高水平的木匠师傅越来越匮乏,北京的高端木工正面临一个断层。有水平的红木木匠师傅工资普遍较高,但人们出于观念的问题,大学生更愿意选择一个体面的白领工作,而不愿意学习手艺活。
传统手工艺人的价值被重新发现
在国外,家具设计者是大学生甚至博士生,他们不仅自己设计家具,还亲手制作。这类高端蓝领技工的薪酬比大学教授还要高,被视为金饭碗。而在国内,人们由于观念的问题,往往忽视了手工艺人的价值。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传统手工艺人的价值将被重新发现和认可。
在这个追求速成和快餐文化的时代,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传统手艺的价值。那些有文化底蕴的年轻人,是否愿意执起手艺之棒,成为新一代的手艺人?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高端蓝领,实至名归的金饭碗,等待着有志之士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