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出国劳务信息
出国劳务合同
出国打工招聘网
出国劳务招工
出国劳务公司
出国打工信息
出国劳务咨询
出国工作

职场知识

缘何大型国企才是大学生的理想雇主

来源:www.hncggz.com    编辑: 出国劳务     时间:2025-07-03点击:

大学生就业观念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微妙平衡:理想与选择的矛盾

近日,一项大学生理想雇主排行的调查引发了广泛关注。调查结果显示,尽管民营企业吸纳了大部分大学生的就业,但在大学生心中的理想雇主排名中,国有企业仍占据主导地位。这种现象背后反映了大学生对就业稳定性的追求,以及对福利待遇、户口等实际问题的考虑。

一、《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在五一期间,社科院麦可思公布的大学生理想雇主排行调查中,2010届应届毕业生最理想的雇主仍是部门和国有企业,比例为27%,而愿意去民营和个体企业的比例仅为14%。这一数据似乎与我们常说的“民营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有所出入。那么,为何大学生会如此钟情于国有企业?

二、制度失灵还是求稳心理?

在大学生心中,国有企业往往代表着稳定、有社会地位。与此一些实际的问题如福利待遇、户口等也成为他们选择雇主的重要因素。以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的李强为例,虽然他有机会进入一家民营企业工作,但家人的反对让他放弃了这一机会。在他们看来,只有找到“国有单位”才算对得起自己的努力。这种心理并非个案,相当部分的应届毕业生都有这样的想法。

三、国有单位的吸引力何在?

国企的福利待遇好,一般能解决户口问题,这些优势帮助毕业生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对于很多毕业生来说,户口问题是一个大问题。例如,范明的师姐在民营教育机构工作,因为户口问题在相亲过程中屡屡受挫。而民营企业往往难以解决这一问题。这样的例子在校园里屡见不鲜,使得更多毕业生倾向于选择国有企业。

四、民企的实际情况如何?

尽管大学生在理想雇主选择上更倾向于国有企业,但实际情况是,大部分毕业生最终还是会选择进入民营企业。调查显示,截至4月底,签约民营企业的比例高达44%,成为毕业生最大的雇主群体。人才专家曾华认为,毕业生在选择雇主时,应基于文化、环境、待遇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不可过于偏执。全国政协委员、民营企业家王健林也表示,大学生应该拓宽就业选择概念,不一定非得去或事业单位,愿意到民营企业就业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五、结论:理想与现实的平衡

大学生理想雇主排行的调查揭示了一个现象: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微妙的平衡。尽管民营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但国有企业在大学生心中的地位仍然重要。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应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基于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抉择。社会也应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环境,让大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杭州的阿里巴巴集团,这家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正在成为无数大学毕业生的梦想舞台。总部员工平均年龄仅为26岁,充满活力且富有创新精神。阿里巴巴的掌门人明确表示:“随着以电子商务为核心的民营企业快速发展,我们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只要我们的发展空间持续扩大,薪酬福利持续优化,一定能吸引顶尖人才加盟。”

值得注意的是,许多中层管理者从传统的国有企业跳槽至阿里巴巴,被这里的企业文化和快速发展的势头所吸引。曾华认为,关键在于民营企业能否真正尊重人才、日趋成熟。如果无法在福利待遇上与大国企匹敌,那就在发展机遇上寻求突破。

相对之下,一些专家则对大学毕业生纷纷涌向大型国企的现象表示担忧。在他们看来,大学生更倾向选择大中型国企,并非看重工作环境或专业对口,而是看重国企身上的垄断福利和高收入。麦可思有关人士分析认为,这种现象不仅可能导致大量人才浪费,更可能加剧行业歧视,使其他行业丧失宝贵的人力资本。

社会学家周孝正对此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他指出,大学生更倾向选择大中型国企的背后,反映了制度失灵的问题。众多人才更愿意进入寻租性领域而非生产性领域,他们更倾向于从已有的社会成果中分配更多份额,而非通过提高经营效率创造更多财富。这种行为模式被周孝正称为“分利联盟”。

他进一步引用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的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奥尔森认为,“分利联盟”是一种有能力影响社会政策制定的联盟。他们更倾向于通过影响经济政策制定、改变收入再分配方案来增进自身利益,而不是通过提高经营效率或创造新的财富来源来获益。在周孝正看来,这种制度失灵导致最优秀的人才不是流向生产性活动领域,而是流向寻租性活动领域,使得整个社会寻租性努力最大化,而非生产性努力最大化。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社会现象,也是我们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