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腊八就是年,同学聚会你还去不去?
年终之际,职场人士除了翘首期盼假期之外,还需面对各式各样的聚会挑战。其中,同学聚会尤为引人注目,人们戏称其为“事业成就攀比大会”。这不仅是检验个人职场成功与否的最严苛机构,更是一面映照现实的镜子。昔日同窗欢聚一堂,却因时间的稀释,变得陌生而疏离。
在这样的聚会上,多年未曾交流的人突然聚在一起,除了炫富之外,往往只剩下尴尬的寒暄。欢声笑语之下,内心却充满疑惑:这还是我们那个班级吗?怎么大部分面孔都认不出了?叫不出对方的名字,却还得强颜欢笑。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在这个场合,每个人都似曾相识,却又陌生得让人尴尬。酒过三巡后,总有那么几位成功人士举起酒杯,追忆往昔。叙旧过后,便各谈前程。在大城市打拼的人与留在乡村的人,生活在看似平行的世界中,聚会只是让这种尴尬愈演愈烈。
王明是个典型的例子。他通过努力考上了公务员,最近还升了副科,本以为人生赢家之路就在脚下,但同学聚会却成了他的噩梦。同学们要么在外企担任高管,要么成为跨国导演,甚至有人涉足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领域。相比之下,他感觉自己像个落伍的土包子。曾经引以为傲的公务员身份,如今却成了笑话。
为了不被比下去,有人不惜租豪车、买奢侈品以彰显自己的成功。聚会上的焦点并非只有这些。有人炫耀自己的别墅、美国之行等。但这一切都只是表象,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避免站在鄙视链的底端。于是,有人租来奔驰赴宴,本以为能见初恋一面,结果却被一群昔日未曾打交道的人缠住。临走前,甚至有人借起了钱。
结账时更是戏精的舞台。有人为了彰显自己的成功而争着结账,而有些人则默默买单后却遭到嘲笑。这一切的一切,让同学聚会变得愈发复杂和尴尬。
面对这样的聚会,我不禁思考:我们真的需要这样的比较和攀比吗?离开酒店后,我毫不犹豫地退出了群聊,删除了所有同学。这样的同学聚会,你还会去吗?或许我们更应该珍惜的是那份纯真的友情,而不是被物质和比较所蒙蔽。毕竟,真正的友情不需要炫耀和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