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终究还是为了自己
马云老板曾分享过一句深刻的话,让我深受启发:在出国打工顾问的世界里,员工和老板的思维差异就如同在野外的野猪与耗尽的猎人之间的对决。员工面对困境时可能会选择撤退,而老板则可能毫不畏惧地挥舞镰刀迎难而上。这种差异源于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打工者思维”与“老板思维”。
打工者思维与老板思维,二者存在显著的差异。从整体视角来看,老板的思维聚焦于公司整体的利益,致力于任何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机遇并避免不利因素;而员工虽然同样为公司谋利,但其出发点更多是基于个人利益的考量,如升职加薪等,当公司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会优先保全个人利益。
思维差异必然引发矛盾。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我们必须化解员工与老板之间的潜在冲突,共同为公司的繁荣努力。我们不能期待老板去模仿员工的打工思维,我们需要员工转变思维,学会从老板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样不仅能推动企业的繁荣发展,还能提升员工的领导力和责任感,赢得老板的认可,为未来的职业发展铺平道路。
那么,作为普通员工,如何培养像老板那样的思维方式呢?
要摒弃“我只是一个打工的”这种想法。当面对客户的不合理要求时,我们不应将此作为借口,这种想法会严重阻碍我们的职业发展并限制我们的能力提升。它会使我们失去追求更高目标的热情。打工心态是我们事业进步的拦路虎。很多员工因为经济拮据而怨天尤人,将责任归咎于老板和社会的不公平,其实质是受到了打工者思维的束缚。我们应该认识到,大多时候的问题源于自身的不努力、不思进取。
要培养主人翁意识。员工应将公司视为自己的公司。这种强烈的归属感是企业实力的体现。大型企业的员工会自豪地谈论自己公司的成就,而对公司不利的言论则会引发他们的反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与这种强烈的归属感息息相关。员工的意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只有员工将工作单位视为自己人生的一部分,才能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要学会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问题。职场人士应该把自己眼光抬高一点,不要仅仅把自己看作是一滴不起眼的水。即使是新来的试用期员工,也应该学会从领导和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在面对问题时,我们应该思考如果是领导或老板遇到同样的问题会如何解决。这样的思考会让我们更加符合公司的利益,同时也会锻炼我们的领导力,让我们从平庸的职场人士中脱颖而出。只有转变思维方式,我们才能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功。